姜昆是在近期一次新闻发布会之余,接受记者采访时偶尔提到郭德纲。其实别的不说,姜昆愿意正面谈论郭德纲,已经是好多年没有的光景了。之前哪怕是批评,也很少直接点名字,但谁都知道姜昆在说他。而这次姜昆直接说郭德纲的名字,给人一种天地异变的感觉,可能要出什么大事情。
从姜昆说的原话来看,其实没毛病,虽然也有点打官腔明褒暗贬的意思,但内容是绝对经得起推敲的。
像郭德纲的相声,他们在小剧场表演,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一小部分人的文化需求。
德云社虽然是国内最大的相声社团,但其受众数量在娱乐圈也就中等偏上而已,郭德纲岳云鹏张云雷等人真实用户加起来能够超过一百万就了不起了。而在娱乐圈中,一万真实粉丝就足够养活一个爱豆,五万铁粉就能养出一个蔡徐坤。那么德云社这帮人总共能够有十多万铁粉已经不错了,加上散粉白嫖党路人用户,撑死了有个百万级受众,这个数量对于十几亿人口来说,就是一小部分,而且是很小一部分。
另外姜昆说的“满足文化需求”,这更是在高抬德云社,或者说是在高抬相声。相声充其量是一种娱乐需求,从诞生之初就如此,撂地的时候就是几个文盲给一群文盲表演的玩意儿,到了现代,相声也不过是供观众取乐的一种文艺表演罢了。还真拔高不到文化享受的层面,当然那些小学文凭左右的脑残粉,会觉得自己听了相声学会了传统文化,但那不代表大部分人,因为传统文化没有这么LOW。
姜昆在采访中说这些软和话,一方面是他自己马上就要退位,以后也不会再参和跟德云社的争斗,江湖也好庙堂也罢,姜昆估计都不会去乱搅和了。而且他自己也在搞所谓的“商演”,也就是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姜昆“说”相声》全球巡演,这个声势浩大的全球巡演,从2015年开始以来,已演出87场。姜昆立志要在今年内完成100场以上的小目标。而且在最新的新闻发布会上,69岁的姜昆更是爆料将在演出中要跳一段街舞。
看看姜昆豁出去为自己“全球巡演”做宣传,并且放下身段耍宝取悦听众的样子,大概作为一个从业者,他也感受到郭德纲这个三俗大师的不易。自己高高在上的指责和打压,不过是给这个岌岌可危的行业落井下石而已,真正要让相声活下去,必然是走市场化之路,而市场化之路难上加难,即使德云社这种看似火爆其实虚假繁荣的团体,也是面临江河日落的困境。自己的高雅世界巡演,只能靠着财政补贴和送票填场子,这样的高雅要来有何用呢。
谢谢邀请,姜昆说的是郭德纲的相声可以满足一小部分人,不是一部分。
很多媒体在讨论这件事情 的时候都特别强调了“小部分”这三个字,这么多课代表都把这个重点划出来了,咱也不知道是啥心态,可能是要考的吧。
很多人义正言辞的让姜昆指出来这一小部分之外的一大部分观众在哪里。
但是大家还是给姜昆留点面子吧,一直追问何必呢,再问这问题就超纲了。
在相声领域郭德纲代表了一个时代也引领了一个时代。现在的郭德纲已经不需要什么官方的认可了,当初官方如果认可郭德纲,那是提携后辈,还能说他一句好话。现在再认可,感觉有点蹭热度,谁需要你认可啊。
从当初郭德纲说“我给你当狗你怕我咬你,硬生生把我逼成一条龙”开始,郭德纲就已经跟主流相声界划清界限了,很多场合,从05年开完反三俗大会之后,姜昆和郭德纲就没有参加过同一个场合,他们之间泾渭分明。
当初姜昆是主张取消小剧场的,认为小剧场滋生三俗,但是德云社这些年发展的很好,取消小剧场的倡议没有得到施行。
现在姜昆改口说起小剧场演出也满足部分人的文化需求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对郭德纲的认可。
然而我看并不是。
主要是姜昆笑剧场要开始营业了吧,自己也搞剧场,就不好再说剧场的坏话了。
这话我一点没听出来是在表扬,只是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而已,否则他更加无法面对观众和舆论了。什么叫一部分人,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但通常人们说“一部分人”都是指少部分人。也就是说姜昆依然不愿承认郭德纲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事实是什么状况,我想稍微客观点的人,都应该知道郭德纲及德云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和支持。与此相比,姜昆才是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而且也就是口头上的支持而已,不信你买票演出试试,看看你的支持者能有多少买票的。呵呵
不喜欢郭德纲相声,油腔滑调的样子,看见他节目直接拉过,喜欢姜昆老师的相声,他有慈祥的面容,和蔼可亲,
姜坤很会讲话。表面上看象是在表扬郭德纲,但细看会发现不是表扬。一部分人,哪部分人?什么阶层?数量多少?修养如何?
接地气,一是指符合实际。二是指最低下。
姜坤果然是会讲话有心机。
姜昆的原话大体上是这样的:包括像郭德纲的相声,他们在小剧场表演的这种相声,我想从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一部分(人)文化需求,因为我们毕竟在这么广面的文化需求层次和档次都不同,在小剧场演出大家说的可能更随便一点,互相交流的更直接一点,但是他们跟咱们媒体上或者大众的主流的基本上还有一些距离。
说一千道一万姜昆还是在强调郭德纲的相声和主流还有一段距离,对于姜昆老师所强调的这一点我举双手赞成,郭德纲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相声向着主流的方向去说,其只想继承和发扬传统相声。
姜昆在说这段话之前还总结了一些先辈对于相声所做的贡献,如马三立、侯宝林,马季等人对相声所做的贡献,对于姜昆盛赞先辈的这段言论我也是举双手赞成的,正所谓“无派不宗马”,马三立大师就像一盏明灯为后人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侯宝林大师紧随马三立之后将我们的相声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不论是马三立也罢,还是侯宝林也罢,他们说的可都是传统相声,马三立老先生的贯口那说的可谓是一绝,侯宝林老先生的太平歌词那唱的可谓是极其动听。
如果说从相声形态上来说郭德纲是在沿着马三立和侯宝林所走过的路在往前走,因为郭德纲和马三立以及侯宝林一样都没有放弃“说学逗唱”这四门基本功,同时郭德纲也在坚持小剧场演出,这一点郭德纲是得到了马季先生的肯定,而姜昆貌似走上了一条摒弃传统相声原有形态的路线,就是姜昆口中的主流,于是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些所谓的主流相声艺人在表演的相声时展示“说学逗唱”等基本功,像李宏烨这般只会说冷笑话的人也成了专业相声人士。
如果说从内容上来说郭德纲确实没有太沿着大师们的路线走,马三立也罢,侯宝林也罢,他们的相声中确实没有过于“俗”的内容,但马三立和侯宝林的相声俨然也没有太“雅”的内容,大师们的相声多是一个小故事,故事很贴近大众的生活,透过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很多,有讽刺、有隐喻,而姜昆所崇尚的是大雅,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诸多的歌颂和赞美,这样的相声听多了会让人觉得很空洞,相声的原有魅力也早已荡然无存了。
总得说来,在继承和传承相声上,我个人觉得郭德纲做的更好一些,至少郭德纲没有摒弃相声的原有形态,其只是在“雅”与“俗”之间没有拿捏好,倘若有一点郭德纲能够摒弃那些过“俗”的内容其多半也可以成为大师级的相声艺人,至于姜昆老师,我们还是给予更多的理解吧,毕竟让所谓的主流相声逐渐销声匿迹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不是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姜昆以曲协主席的口吻说这番话,已经算是开大恩了!首先没有与“三俗”联系在一起。其次,承认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文化需求。第三,公开肯定了小剧场。关于相声的高雅与三俗,是相声界内部在划线定位,就象唱歌有美声和通俗,曾经也有人批评通俗唱法是资产阶级的糜糜之音,后来慢慢的大家也接受了,并成了当今的主流。同样相声本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如果把它弄得象美声唱式那样,什么A大调,D小调,花腔等等,普通百姓真的难以接受。当然如果能够既说的高雅,庄严,又能让人欢笑那是最好。可是相声就是相声,就是让人欢笑的文艺形式,如果考虑到教育的因素和效果,可以用演讲,快板,三句半,小品等其它形式,千万不能把这门传统的国宝丢掉了。姜昆作为曲协的领导讲这番话是值得欣喜的,说明姜主席己经意识到小剧场,德云社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至少是为一部分人)同时也说明小剧场,徳云社是有生命力的。我们十分欢迎姜主席能够从相声的振兴调整思路,对各派的相声多一些宽容,包容,多一些的指导,帮助,实现相声界的大团结,大繁荣,大联合。真正让相声回到老百姓中去,使这个传统的国宝得以传承,这也是你作为曲协主席对相声的最大贡献啊!
谢邀
先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在最近的某新闻发布会之余,姜昆又谈到了郭德纲的相声。对于郭德纲的成就给与了“肯定”。大体的意思是,在小剧场演出,说得更随意一些,交流更直接一些,我想这些都无可厚非。
并且拿着郭德纲进行举例,说郭德纲的小剧场相声在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文化需求。
这看似肯定的话语,实际上还是对于郭德纲小剧场的一种鄙倪。
郭德纲与小剧场
姜昆这一次看似肯定了郭德纲的小剧场相声,实际你仔细的琢磨一番,也不是那个味。小剧场、小园子因为受众面小,自然在艺人的表达过程中不是那样的严谨。这个无可厚非,毕竟观众就那么点,如果一直说“高雅”的相声,谁又能一直听得下去?说一些通俗的调节一下气氛,这本无可厚非。如果一直拿着小园子、小聚会藏说事儿而看不到郭德纲为了相声推广而做的努力和成果,那可真有点说不过去了。
小园子是根,但是大商演更是枝蔓。何苦对小园子的相声形式说三道四?
大型的商演,尤其是国外的商演,在取得票房的同时不也在将相声这种曲艺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么?而且,在商演的过程中,让各地的人认识到什么是正经八百的曲艺,这有何不好么?不明白为什么姜昆一直抓着小剧场里面那一点儿不老很干净的东西说个没完。
外界一直诟病德云社“三俗”,“脏活”多。可是,真多么?也不见得。如前所言,一场演出下来动辄十来个小时,在这期间,有对口、有单口,甚至还夹杂双簧、曲艺小段儿,演员或许有那么一俩个通俗的段子出来,可就这一两段儿通俗的段子就被别人揪成了小辫,全然忘记了大段的时间在正经八佰的说相声,这着实说不过去。
姜昆说郭德纲的相声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文化需求,这可真有点子亏心了。
郭德纲及其德云社除了小剧场,更大的生意和活动点在商演和巡演上面。能够出来商演和巡演的,无论是相声的基本功还是演出的经验都是德云社乃至国内相声行业的佼佼者,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贡献的是自己扎实的相声功底和相声理念,而且,就目前的市场来说,郭德纲的相声更具有竞争力一些。所以,郭德纲影响的是一大部分人而不是一小部分人。承认别人优秀,这很难么?
从姜昆的谈话中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小剧场那些不老干净的东西,姜还是持保留意见的。仍然称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需求而已。说白一点儿,还是没有相声市场化的那种理念。
让相声走向市场,走向大众才是相声能够走得长远的唯一的道路。让从地摊兴起来的相声回归地摊,不难,难的就是转换的这个过程。当然,并不是提倡满嘴的三俗,那样太恶心。只是市场环境下偶尔的通俗无伤大雅。
本是同根,分的清楚高雅与通俗?
他只符合一部分的胃口,另外大部分的胃口谁符合?不要一天在那明嘲暗讽,干不过就是干不过,没见郭德纲一天来评价你,艺术就是他妈的你在台上说半天我不知道你说啥还得一个劲的跟着鼓掌对吗,艺术是服务大众,不是大众服务艺术,我喜欢它就是艺术,不喜欢看不懂它就是一坨屎,你能评价郭德纲就是因为你老吗?大师跟健康还真他妈多大的关系,不能挣钱就说明大众不认可你,不认可你你得意个啥,没几部作品一天就他妈瞎哔哔,其实没啥人关心你说的啥,自我陶醉
尬笑天君为您解答,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天君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对于姜昆是否说过这样的话,保留自己意见,现在以他说过为前提,分析一下这句话,一部分人?我认为,最起码是大部分人,甚至是绝大部分人,因为没有人会和带来欢乐的相声过不去,除非……此处省略1万字。
姜昆这番话,怎么解读都可以,关键看后续行动。
其实,姜昆在言论上一直走在相声界的前列,他在很多场合说的话,都是很有见地的,比如:他强调相声创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等等,但是,在实践动作上却表现的差一点火候。
所以,这次言论固然可以代表他的一种态度,或许有与德云社和解之意,但是,实际情况却需要我们更多地观察他的后续行动,只有行动上匹配这样的言论,才能证明他的真正态度。
更何况他说的一部分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争议,也难以以这样的言论争取我们德云社粉丝的认可。
从相声的发展来说,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求同存异
说实话,相声如果没有德云社众人的共同努力,比如:郭德纲、于谦、张文顺、岳云鹏、张云雷等等,不断以商演方式进行传播,恐怕相声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姜昆作为相声主流界的代表,能够与德云社共同努力,求同存异,再好不过,最起码不要为德云社制造别的事情,那么,相声的发展更好!
总而言之,姜昆这次发言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能够以团结展现相声魅力吧,毕竟,相声界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